春和景明,万象更新。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学校组织广大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收看开幕会盛况。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大师生的热议。
机关党委书记、党委督查室主任 吴波: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发展成果,既直面问题又锚定未来,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令人备受鼓舞,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报告中提到的经济稳步增长、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内容,与我们高校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领域提出的要求,为我校今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机关党委书记、党委督查室主任,要切实承担好机关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服务效能,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不断提升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水平,推动解决师生急难悉盼问题,着力打造模范机关。同时,既要做政策落地的“监督员”,更要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以高质量督查工作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委学工部部长 东晓明: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国家取得的突出成就,既务实全面、又振奋人心。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在肩。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创新育人载体、促进中医药学生思政教育与职业精神引领相融合。自觉学习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网络思政阵地、促进数字教育赋能。持续做好我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积极宣传推进各级促就业政策的实施落地,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促进我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强化责任担当,求真务实,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学校事业发展展现新作为。
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薛晓娟:我认真聆听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此次会议聚焦国家发展的重点任务,从经济建设到科技创新、从民生保障到教育改革,桩桩件件都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尤其是报告中对教育、中医药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视,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教育领域,报告强调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中医药事业,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文化建设,报告提出要深入文化强国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一系列新指示新要求,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目标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将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紧跟教育、中医药及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指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
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张志国:我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关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总结和展望,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将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卫生健康工作和中医药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大学党委、院党委坚强领导下,深学深悟,力学力行,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夯实党建根基促发展。自觉把本职工作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李正全: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医院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完成医院“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系统谋划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以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为主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重点任务,在因地制宜、拥抱变革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贯通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筑牢医院提质跃升的要素根基。统筹抓好打基础、精管理、优服务、调结构、强内涵各项工作,以精益求精、专业严谨的作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开创医院内涵式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力量!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 李海南: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落实教育领域对外开放,进行学历教育与长短期培训,境外办学与联合培养,教师派出与中医诊疗普及,师资培训与远程教育,标准化建设与联合科研等“五个结合”的中医药教育服务出口及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留学生教育,深入拓展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全方位助推中医药全球教育发展,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健康服务,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医学院纪委书记 王伟:观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我深受鼓舞,报告中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中医药发展的内容,与中医学院的工作和发展奋斗目标息息相关。报告中提到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中,我们要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确保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能传承中医药的精髓,培育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在科研方面,鼓励师生厚积沉淀,更要勇于探索创新,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助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贡献中医力量。作为学院纪委书记,我要继续发挥纪委监督作用,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保障学院事业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培养更多优秀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李谦副教授:作为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师,我非常关注两会,我国两会不仅是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针对我国老龄化实际,提出“加强中医药服务转化,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等提案。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以学习宣传全国两会精神为契机,将两会精神及时融入教学,抓住中医药学生特点,以教材为依据讲出理论的深邃,以中外比较为方法讲出视野的广博,以生动实践为根基讲出思想的鲜活,通过创新理念、方式和场景,讲好两会故事,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满足学生认知需求,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护理学院辅导员 文明明: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医药院校的一名辅导员老师,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以及医疗护理事业上深感责任重大,将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教育引导学生将青春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筑牢理想信念之根,胸怀家国情怀之爱,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新时代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
管理学院教师 白倩: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深受鼓舞。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高校教师,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我将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提高站位,站在“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深入思考教学科研的任务和目标,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将两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融入科研创新中,融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中,涵养高尚情操,坚持立德树人,做祖国从教育大国迈进教育强国的牢固“螺丝钉”。
中西医结合学院2020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乔欣蕊:作为一名医学生党员,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关注着这一盛会。李强总理的报告高瞻远瞩、内涵丰富,特别提到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的重任。这次会议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未来,我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服务患者。在中医的传承之路上,我愿做一颗火种,点燃更多人对中医的热爱;在创新的浪潮中,我将积极探索,让古老的中医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药制药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班中药学专业 钱嘉禾: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这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擘画,而其中多项议题与我的专业领域息息相关,让我对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充满期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让我想到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上,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推动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实现规范化种植,是我们这一代中药人的责任。报告强调的“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正是对我们专业方向的指引——利用生物技术、数字化手段提升药材质量,让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当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宏图与实验室里的显微镜头相遇,当乡村振兴的号角与田间地头的药草清香交织,我更加确信: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之路,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