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9月1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革生赴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办公。校党委副书记李鑫、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强、党委办公室主任曹永兴、教务处处长阚湘苓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老师参加会议。郭小学院长主持。
李大凯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征询意见稿)》出台背景、文本框架和主体内容,与会老师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刘革生书记与思政课教师亲切座谈,重点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如何讲好思政课进行深入交流,并听取大家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刘革生书记在听了老师们的宝贵建议后,就如何提高思想课教学质量、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凝练教学模式等问题同老师们互动讨论,现场解决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
刘革生书记对学院工作予以肯定,提出要抓住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契机,落实学院“十四五”规划蓝图,与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再上新台阶。他强调:一要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学质量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身心特征和学习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生活问题中发挥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作用,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二要在创新理论阐释上有所作为。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提前谋划和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宣传阐释工作,努力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三要对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常抓不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深度回应教师的思想困惑,给予其更多关心和思想指导,夯实一线教师的理想信念,把信仰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清醒、理论上的精深转化为传道授业、启智润心的高度自觉。四要加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完善激励机制,发挥理论研究中心作用,聚焦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化、学理化,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做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一学科”,助力学校“大思政”格局建设,用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校党委书记刘革生讲话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