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师生党员理想信念,践行四个“善作善成”要求,9月24日,管理学院党委与图书馆党总支联合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斗力量”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师生党员40人前往安幸生烈士故居、天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海河红船实践学习。
上午10点,满载党员的海河红船从古文化街码头正式起航,开启天津红色记忆之旅。这个移动的展览馆共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百业俱兴”“改革开放”“现代化天津”四个部分,串起了津门百年峥嵘岁月。伴随着红船的前行,讲解员深入讲解了觉悟社、金汤桥、梁启超故居等海河沿岸红色遗迹故事及张自忠、周恩来、邓颖超等历史人物的革命事迹。对照各类史料照片、珍贵展品和海河两岸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建筑,师生党员们穿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深入感受百年来津沽大地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天津人民的奋斗历程,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伟大成就和天津翻天覆地变化的思想认识。
全体党员驻足观看展览中“人民英雄”荣誉称号获得者、我校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海河实验室的先进事迹,大家倍感荣耀、深受鼓舞。在码头党旗处,大家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
下午,大家赶赴北辰区双口镇,参观天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和安幸生烈士故居。“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旧址位于双口镇中河头村,与安幸生烈士故居相邻。复原后的旧址由主题广场、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历史陈列馆和三河头平民学校旧址三部分组成。1931年,孙振武受中共河北省委指派,到三河头小学任教,并负责农运工作。由于安幸生在家乡打下良好基础,很快,孙振武发展当地农民安毓树、丁春发入党,并于1932年4月建立了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是当时天津8个基层党支部中唯一的农村党支部。
安幸生(1902—1927),原名安毓文,字幸生,天津北辰区双口镇中河头村人。五四运动期间,在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读书,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天津学生联合会的工作。1919年10月与学友于方舟等组织新生社,之后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创办《新生》杂志并任主编。1921年冬,安幸生在家乡领导了反对当局无理收缴“烧炭税”和“割头税”的斗争。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经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工作。1924年8月任天津反帝国主义运动大同盟负责人。五卅运动期间领导了天津海员大罢工。同年8月任天津总工会负责人。1927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兼组织部负责人,同年10月,在北京遭奉系军阀逮捕,11月11日夜在安定门外箭楼西侧被秘密杀害。他是天津早期农运、学运、工运领袖和党组织领导人,中共五大代表、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兼北京市委组织部长。1997年,安幸生烈士故居被辟为天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入选天津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活动过程中,全体师生党员观看了安幸生烈士宣传片,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安幸生烈士的生平经历和革命斗争历程,大家被其伟大的英雄事迹和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安幸生、周恩来、李大钊、于方舟、蔡和森、李培良、王荷波、江浩、董季皋、张隐韬、董恂如……一串串闪亮的名字烙印在心中,激发了爱国情怀。
本次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党史记忆,让全体师生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嘱托,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立足自身岗位奋勇争先、担当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全面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船精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两个二级党组织联合开展党日活动,从策划到落地实施,双方进行了深入沟通;活动过程中,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砚同志与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刘怡同志还就开展党建特色活动以及业务工作等方面情况开展了交流探讨。党组织之间互帮互助、借鉴学习,达到了双向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后,双方将进一步深化交流协作,发挥各自党建资源和经验优势,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努力推动党建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