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图书馆“薪火相传映初心 不负耕耘敬芳华”史宝友教师荣休仪式在图书馆五楼会议室举行。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孟向文、工会副主席傅军、图书馆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共同见证退休教师史宝友的荣休仪式。
仪式开始,图书馆分会主席郑超同志介绍了史宝友老师的工作经历。史老师自1984年入校参加工作,1986年调入图书馆,兢兢业业四十年,在借阅处、样本书阅览室、期刊部、医史文献研究室和古籍特藏科等不同岗位均取得了突出业绩。他先后在天津科技出版社、天津中医学院学报、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等期刊、杂志发表论文、文章十余篇。
1991年4月,被天津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评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先进个人”。1994年9月被天津中医学院教务总支评为“教务总支系统先进工作者”。2014年10月,他撰写的《古籍修复,拿得起却永远也放不下的情结》一文在《光明日报》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我与中华古籍征文竞赛”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史老师长期从事古籍修复工作,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十几平米的修复室内,一张桌子、数种小工具、亲手调制的浆糊、过刊做成的“压书机”,有爱书惜书情结的古籍修复师史先生,十几年如一日,喷水、揭叶、墩纸、锥书、拆订书线……共计修复古籍百余种,为我馆古籍保护与利用事业做出了贡献。图书馆全体同仁表达了对史老师为古籍修复工作的辛勤付出,对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史老师对后学的指导、帮助,将古籍修复事业在图书馆内传承发扬下来。
随后,史宝友老师的传承人王子怡老师代表年轻馆员发言致谢。在技艺传承方面,史老师对于后学从来都是毫不吝啬地倾囊相授,一方面耐心指导她上手实践,另一方面,则将自己亲手研制的趁手工具全部赠送传承,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在业务精进方面,史老师以身作则,在修复的手法、修复用料的选择上,都严格恪守传统,同时,又能够克服有限的条件,巧妙就地取材、积累巧思,真正做到“古籍修复既能讲究,也能将就”。
史宝友老师深情回顾了职业生涯中的“人”与“事”,表达了对图书馆全体同仁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以及对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期待。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刘怡高度评价了史老师的为学、为事、为人。她指出,回顾史老师扎根学校图书馆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不论在图书馆的何种岗位,他始终认真负责、勤勉敬业,热爱学生、关爱同事,为图书馆各个阶段事业发展奉献力量,为我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奠定基础、增光添彩。图书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工的默默耕耘,离不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图书馆的史册铭记着每一位退休教师多年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希望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馆员们向史宝友老师学习,要以他为榜样,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育人本领,传承其优秀的精神品质,发扬优良师德师风。最后,她寄语史宝友老师,祝愿他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常回图书馆看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和图书馆的发展。
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孟向文同志致辞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她表示,史宝友老师从业四十年,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在他身上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何为“工匠精神”。“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让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也希望史老师的“传帮带”能在图书馆继续开花结果,培养出更多优秀弟子。
仪式最后,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孟向文同志和工会副主席傅军同志为史宝友老师颁发了退休证和纪念相册,并献上了鲜花。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刘怡和图书馆馆长徐宗佩为史宝友老师颁发了荣休纪念品。荣休仪式是对教职工职业生涯的总结回顾,也是对馆员教师们的珍视和尊重,希望图书馆在一代代馆员的努力下发展越来越好。
馆员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史老师的“工匠精神”,进一步传承史宝友老师的古籍修复技艺,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后,图书馆党总支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尊师教育,厚植师道文化,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体馆员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