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中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合作交流  附属医院  信息公开  公开招聘  English  More Languages 

首页>>综合要闻>>媒体看天中>>正文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 养阴润燥,补肺益肾!全国名中医黄文政谈“秋分节气与养生”
2022年09月23日   审核人:   (点击: )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2022年9月23日

中医名家谈养生

今日秋分,特邀全国名中医,著名中医肾病学家黄文政谈“秋分节气与养生”。

秋分时节正是“暑退秋澄天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的时候,此后阴阳之势真正转换,阴气日盛,阳气日衰,在气候上表现为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增大。与之相应的,人体阳气亦趋内敛,故而易呈现“秋乏”状态。基于此,黄文政教授提出秋分养生宜防患未然,重养阴润燥,补肺益肾。

1防患未然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外邪常从皮毛口鼻而犯肺,再变生其他脏腑病变。且肺喜润恶燥,易为燥邪所伤。而秋分以后,燥气更盛,加之气温下降明显,当令的燥气易与寒气结合。若寒燥之气太过,或人素体肺之气阴虚损,不能适应气候变化,则易出现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表现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并伴有唇燥咽干,干咳等“凉燥”症状。上感是肾炎等疾病的诱因,同时也是各种基础病加重的因素。因而秋分以后,老人和孩子更要注意防患于未然,避免因上感导致新发疾病,或使慢性肾炎、慢阻肺等疾病加重。

2养阴润燥

秋分三候水始涸。随着气温的下降,地气敛降,物候日益干燥,此时应当顺应自然界的阴阳转换,遵循“秋冬养阴”的基本原则。饮食上以养阴润燥的食品为主,以减轻气候变化给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多进食芝麻、西米、糯米、莲藕、蘑菇、冬瓜、雪梨、甘蔗、荸荠、柚子等,以起到滋阴润燥的效果。对于老年人来说,洗浴后应适量涂抹具有保湿作用的霜剂,以免因为皮肤过于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另外还需注意,有时咽干口燥、嘴唇皲裂、皮肤脱屑,并见畏寒、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症时,可能是寒燥之邪阻碍阳气使肾阴凝结导致的,不可一味用滋阴药,而应在温润药中配合辛温之品来祛肾中寒气,使津液得通,宜可奏润燥之效。

3补肺益肾

黄文政教授主张秋分后宜补肺益肾。中医学认为肺、肾与人体的呼吸功能密切相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可以施行“闭气法”补肺益肾。以鼻吸满气后闭住呼吸,同时咬住牙齿,脚趾紧扣地,直至不能忍受时再呼出,反复18次。闭气法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助保肾气,减轻“秋乏”的感受。但“闭气法”的练习应循序渐进,不可冒进。秋分后对于素体肺阴不足的人,可以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或选择五味子、芍药这些性味酸涩的药物来收敛肺气,以免肺气宣发太过,肃降不及而导致咳嗽等症。

4节气膳食

百合莲子鸡蛋汤

【功效】养阴润肺,益肾健脾【原料】百合15克,莲子20克,鸡蛋1个,白砂糖10克。【制法】百合、莲子煮熟,鸡蛋煮熟后去壳,将上述原料一同煮沸,加白糖搅匀即可。【用法】佐餐食用。百合甘麦大枣汤

【功效】润肺养心,安神除烦。主秋日心烦失眠【原料】百合15克,炙甘草10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制法】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分二次服用。

节气文化 

节气由来

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节气民俗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即是由秋分的祭月节发展而来的。秋分也是丰收的时节,以前在民间会有善言唱的“秋官”挨家送“秋牛图”,说吉祥话。

气花语

秋分时节番红花开始开放。番红花也叫藏红花,是外来物种,自明朝就传入中国,它的花语是“快乐”。番红花在西方常被用作香料、调味品或者染色用。中国主要用其柱头入药,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

诗词乐曲

《送僧归金山寺》

(唐)马戴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点绛唇》

(北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

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关闭窗口

官方微信 WeChat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多彩天津 TIANJIN